• 书院新闻
  • ·
  • Bilibili
  • ·
  • 邮箱
  • ·
互鉴书院
  • 首页
  • ·书院介绍
    • 院庆献词
    • 书院宗旨
    • 历史沿革
    • 功能定位
  • ·书院山长
    • 山长介绍
    • 建设学派
    • 艺苑走笔
  • ·书院导师
    • ·书院弟子
      • ·互鉴智库
        • 规划项目
        • 对策建议
        • 著作
        • 论文
        • 科研项目
      • ·新闻传播
        • 最新资讯
        • 专题
      • ·文化产业
        • 最新资讯
        • 专题
      • ·美丽乡村
        • 最新资讯
        • 专题
      • ·互鉴讲坛
        • 最新资讯
        • 专题
      • 首页 > 头条新闻
      • >
      • 央视《遇鉴文明》总策划于丹题词祝贺互鉴书院两周年

      央视《遇鉴文明》总策划于丹题词祝贺互鉴书院两周年

      阅读量:3573
      在全球首个以“互鉴”为主题的书院──“互鉴书院”成立两周年之际,著名学者、央视《遇鉴文明》总策划、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研究院院长于丹题词表达祝贺。于丹祝贺互鉴书院两周年庆的智能文创作品是由龙渊网络行者AI通过文本分析、推断于丹老师题字的含义,通过AI绘画+AI作曲的方式二度创作出来的。作品强调了东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造就了多彩的现代文明。传统与现代的持续互鉴,造就了丰富的现代社会美好篇章。
       

      于丹四川大学发表演讲:我被灾区人民拯救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文明互鉴”的理念和主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他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fd1f842ae29f27a98d227319a9b6509
      于丹题词
      《遇鉴文明》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节目,作为节目创意总策划的于丹教授,曾参加“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全体会议和“国际认知与对外传播”专题研讨会,并作了题为“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通”的演讲。她认为,中华文明的跨文化传播需要有效的话语对接,东西方相似文化符号的对表,可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完成优秀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里完成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提。《遇鉴文明》邀请中外著名文化学者与主持人,中外文明互鉴相关亲历者、参与者,或来到演播现场,或通过云连线,展示交流成果,讲述互鉴故事。在《遇鉴文明》中还担任解读嘉宾的于丹教授,对于“互鉴”她有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她主张促进文明互鉴语境下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效传播,聚焦中外文明交流,交流互鉴,汲取互鉴力量,倡导文明多样繁荣。

      于丹《遇鉴文明》
       
      互鉴书院成立于2020年12月12日,是全球首个以“心心相通,文明互鉴”为主题,贯通理论与实践,联通高校与社会,融通文化与产业,包含学术原创、社会公益、咨询顾问、教育培训、传播推广、创业孵化、文旅项目运作、产业全链服务等板块,在版权运营、数字文化、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领域有明显优势的综合性新型书院。

      山长蔡尚伟在互鉴书院2周年庆现场
       
      作为互鉴书院山长的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长期坚持互鉴理念,广泛与“政产学研媒”各界人士交流互动,并把互鉴书院也定位为传播互鉴文化的基地。以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为龙头,带动团队发表与“互鉴”相关的学术成果,并聘请了全球近百位学界、业界知名专家、领军人物为书院顾问、讲席导师、创意导师等,共同推动“心心相通 文明互鉴”的文化事业。

      蔡尚伟在互鉴书院2周年院庆现场
       
      撰稿:王馨
      校对:董渤
      资料:唐梦岚

      更多 +最新视频

      video
      • 互鉴书院3周年院庆活动花絮

      • 互鉴书院3周年院庆

      • 熊澄宇、于丹、刘洪海、舒大刚、曹丰等名家体验“智能文创”,祝贺互鉴书院成立两周年

      联系我们
      邮箱:Hujianshuyuan@163.com
      互鉴书院

      版权所有©互鉴书院

      友情链接
      • 互鉴书院
      • 书院校友平台
      • 互鉴书院教育
      工作机会
      更多 +
      • 1. 招聘要求
      • 2. 能得到什么?
      • 3. 学术行政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