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两甲子,厚德载物三世纪。正回首,四川大学已历一百二十六载风云。这期间,群贤英才毕至、鸿硕俊彦璀璨,川大涵乾纳坤、合而能融的气度境界滋养着这里的代代师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校友。他们或是鞠躬尽瘁、铁骨铮铮、为国为民的军政栋梁和革命志士,或是文理兼修、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杰出学者和教育家,抑或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慧心巧思的创作者和实业家。借此百廿校庆盛典,让我们一同
仰慕母校之知名人物,致敬母校之贤英伟人!
朱德
共和国开国元勋、解放军原总司令十大元帅之首、全国人大原委员长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第一元帅,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井冈山会师后,朱德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从此,“朱毛红军”威名远扬。作为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大量诗词。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朱德诗词集》,收录其诗歌550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1906—1908年就读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
杨尚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杨尚昆是继毛泽东、刘少奇、李先念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作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参与党和国家各项重大决策,不仅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方面,也同样作出了重大贡献。1921—1925年就读于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附属中学。1985年,为《川大史稿》题名。
张澜
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国家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开国大典上,站在毛泽东身边的长胡子长者就是张澜先生。受到毛主席的敬重,毛泽东曾给予他极高评价:“表老啊,你的人好、德好,你是与日俱进啊。”1902年,入四川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深造,1925年任国立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校长。
郭沫若
现代文化领袖,被誉为“中国的歌德”多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的罕见“全才”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副总理首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民国四大文人之一,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的歌德,蜚声海内外;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鲁迅先生的继承人,中国革命文化界的领袖。在甲骨文、金文研究方面,他有原创性的贡献,和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在甲骨学领域并称为“甲骨四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一生著述颇丰,全部作品收于《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38卷)。1910—1913年就读于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
吴玉章
中国第一个脱离满清独立的军政府创建者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共产党延安“五老”之一杰出的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誉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延安五老”。1892年就读于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1922年到1924年任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校长,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个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创始人、原校长。他领导全国的文字改革工作,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文字改革的先驱。同时,他还是我国第一代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中国历史学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出席开国大典。毛泽东同志称他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四川大学设有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吴玉章学院。
巴金
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对20世纪80年代文化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和写作,“思想解放”的精神才有了更多的认同。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也是获得国际性荣誉最多的一位中国作家。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随想录》、《寒夜》等。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18—1923年就读于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四川大学前身之一),会十五种语言。
文翁
世界公学始祖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循吏》第一人汉景帝时蜀郡守,西汉时期教育学家。文翁创办的文翁石室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所连续办学两千多年未有中断、未曾迁址的学校。文翁石室也被视为是四川大学历史文脉起点。文翁首创郡国官学,在文化传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成就得到后人肯定,武帝也非常欣赏文翁的办学模式,因而全国推广。文翁也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班固在《汉书》中将蜀郡守文翁列为《循吏》第一人,后世称之为“汉有文翁,千载吏宗”。
张之洞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国近代重工业之父尊经书院实际创办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后世将其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四川大学另一主要历史源头——尊经书院实际创办人。张之洞《创建尊经书院记》表明,书院旨在培养“通博之士,致用之才”。他亲自为书院制定了十八条章程,亦即书院学规。张之洞还先后写了《书目答问》、《輶轩语》两书,不仅用于指导尊经书院诸生和全省教育界人士学习,而且成了清末新式书院和学堂的必读之物。由于书院缺少参考书籍和学习资料,张之洞慷慨捐出薪俸,为书院购买了一千多卷书籍。张之洞于尊经书院付出甚多,也寄望极高。在调任回京的路上,他还给继任四川学政谭宗浚写信说:“身虽去蜀,独一尊经书院,惓惓不忘。”他还向谭宗浚推荐了五位学生。其中,就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和对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启发甚巨的学者廖平。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张之洞精通儒学和经学、目录学,主张“通经致用”和“经世致用”,他对中国文化建设事业也有特殊贡献。毛泽东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路德·那爱德
世界文教互鉴典范中美文化交流第一人中国第一批西方摄影家美国人,就读于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和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在美国的两所大学任教。那爱德修养广博,有着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双向素质。对中国真挚爱慕,在华期间拍摄了大量写实照片。在宣统二年到民国二年,正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千多天的时代风雨中,那爱德目睹了四川保路运动,满清王朝覆灭,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军阀混战带给中国人民的无穷苦难。那爱德用干板照相机记录了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百幅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老照片,以及4.8万字的日记和信件,填补了成都辛亥革命和城市可视历史的大量空白。那爱德拍摄、记录了辛亥革命、天府农事、汶川集镇、高等学堂、茶马古道、长江三峡及沪宁旧地等珍贵细节的影像。这些影像不但是清末民初历史进程的印证写照,而且还成为中国近现代摄影史的发展佐证。那爱德拍摄的中国辛亥革命的照片,已经成为一笔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江泽民访美时,中央电视台播放其纪录片及照片宣示中美友好。1910年10月抵成都,在四川高等学堂教授算学、化学和地质学,为早期四川大学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11年2月,被聘为四川高等学堂地质系主任。
文幼章
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世界和平学会第一会长世界和平大会主席加拿大传教士,其父亲文焕章是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办人之一。1925年,于华西协合大学及华西协中任教。郭沫若称他是为数仅存的几个把汉语讲得和中国人毫无区别的外国人之一。代表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又译为《综观中国》。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接见,尤其与周恩来相识颇深。文幼章在中国及加拿大致力于和平事业,1956年,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2009年在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文幼章被称为“致力于世界和平友好事业,世界著名的和平战士”。
李宗吾
民国思想巨匠中国厚黑学创始人被林语堂先生评为“近代之新圣人”中国厚黑学创始人,中国近现代思想家、作家、教育家。1912年,以奇书《厚黑学》惊世,被誉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20位奇才怪杰之一”。被林语堂先生评为“近代之新圣人”。宗吾先生的著述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甚至畅谈物理学、经济学,凡百余万言,在经历40年代的轰动效应之后,逐渐在思想史上展露出深远的影响力和冲击波,开启了对国民性反思的思辨之路。林语堂、梁实秋、柏杨、李敖、南怀瑾、张默生、李石锋等学问大家对李氏思想进行了多方位的推演和研究,纷纷指出,李宗吾在文化史尤其是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解放以后,海外对李宗吾的研究已经推演至更为广阔的领域。1902—1907年就读于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优级理科师范班。
李劼人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认为中国最应得诺贝尔奖的两个人之一认为他是中国的莫泊桑郭沫若则称其为“中国的左拉”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一位杰出市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再复认为李颉人本应是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十八位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把他与鲁迅并列,认为他是中国的莫泊桑,认为他是中国最应该得诺贝尔奖的两个人之一。郭沫若则称其为“中国的左拉”。四川白话小说创作第一人、川菜理论第一人、第一位用方言写作的作家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生前笔耕不辍,各种著译作品达600万字。其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三部长篇小说史称“大河小说三部曲”,被誉为“川西民俗的百科全书”。1907年,进四川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分设中学堂读书。1926年,李劼人受张澜之邀,在国立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前身)任教授。
吴宓
国学大师、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吴宓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1921年~1949年先后任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国学研究院主任、外文系教授;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相辉学院、勉仁学院、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其间曾兼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大学、重庆大学教授。1945年担任国立四川大学外文系教授。
钱穆
“中国当代最后的大儒”一代宗师、“史学四大家”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钱穆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钱穆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胡美琦及二三门人搜集、整理的一千七百万言之《钱宾四先生全集》三编五十四册。其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等。抗战前,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讲授学术思想史,确立学术地位。抗战时,随北大南渡,著《国史大纲》,并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主讲文史课程。抗战后期,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从峨眉山迁回成都,钱穆应校长黄季陆力邀到川大执教。
朱光潜
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早在30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专著。《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1937年8月,应川大张颐校长邀请,就任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文系主任。在川大的一年半,对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除教学外,学术活动大多从事演讲,撰写各类评论文章。这些讲稿、文章又结集为《谈修养》和《谈文学》两书出版。
叶圣陶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抗战时期曾任教于国立四川大学。
吴大猷
中国物理学之父、中央研究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毕生献身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物理学界享有盛誉。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八年期间,吴大猷主要负责的科目为电磁学、近代物理、量子力学和古典力学等等,在这方面也培育出许多杰出的人才,李政道和杨振宁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两位。民国十八年(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历任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国科指导会主任委员等职。1948年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83—1994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曾任国立四川大学教授,期间积极开展学术实验和教学工作,推动川大物理学的发展。
张洪沅
中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创会会长著名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化学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毕生热心学会工作,是中国化工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会长。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化工原理》教材,培养了几代学子。1955年与丁绪淮、顾毓珍合编《化学工业过程及设备》,为中国自编的第一套全国高等院校通用的化工原理教材。创办发行中国《化学工程》杂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编委。他参与或主持创办了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的三个应用化学研究所,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到四川大学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创办了四川大学应用化学研究室,并于1939年在化学系增设化验专修科。
江竹筠
革命先烈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世人称“江姐”。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任上战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被关押于位于重庆的国民政府军统渣滓洞集中营,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军统所要的中共地下党情报。1944到1946年,江姐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就读,以普通学生身份为掩护,做群众工作,在进步同学和中间同学之间,开展新的革命活动。
林则
中国口腔医学创始人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艾西理·渥华德·林则,加拿大人,皇家牙外科学院博士,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医学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1906年秋天,对教会工作非常感兴趣的林则向加拿大有关委员会提出了到中国开展牙医事业的申请。1907年,林则在中国成都首创牙科诊所,1911年扩建为牙症医院。1917年,创办华西协和大学牙医学科,后扩充为牙医学院,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1928年,建立华西协和大学口腔医(病)院。历任华西协和大学校务长、牙医学院院长、教授。他(林则)的名字作为科学的牙科学之父受到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民众们的尊敬”,著名国际友人文幼章(J. D. Endicott)就这样评价道。民国名流于右任先生评价:“林则博士推广牙医教育之宏绩,敝国人士每饭不忘。”
柯召
中国近代数论创始人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一代数学宗师一代数学宗师,数论思想一度令人无法企及,在数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也是该校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数论新秀,仅用60天就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是第一位在伦敦数学会宣读论文的中国人,他使中国数学界跃登国际舞台。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二次型研究的开拓者,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要从事数论、组合论和代数的研究。在数论方面,在表二次型为线性型平方和的研究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不定方程方面,突破了10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卡塔兰猜想的二次“幂”情形,获一系列重要结果,被国际上誉为“柯氏定理”,所创造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在组合论方面,柯召与Erd_s、拉多合作的关于有限集合的工作,即“Erd_s-柯-拉多定理”,开辟了极值集论迅速发展的道路。历任四川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
刘承钊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著名动物学家,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两栖类自然史的研究并发现大量新种属,对横断山区两栖动物的分类区系与角蟾亚科的分类系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创的见解。多年担任教育领导工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45年,刘承钊兼任华西协合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6—1947年,在美国完成了鸿篇巨著——英文版《华西两栖类》,影响深远,前言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两栖爬行动物,使我忘掉所有的艰难与险阻”正是他对事业无限热爱的最贴切的表达。1951年—1953年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前身之一)校长;1953年—1976年任四川医学院(四川大学前身之一)院长。
徐中舒
一代学术大师中国近代考古学最早参与者之一中国历史规模最大辞书《汉语大字典》主编甲骨学史上划时代巨著《甲骨文字典》主编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一位毕业生。受王国维先生的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创造性地把王国维开创的“二重证据法”发展成为“多重证据法”。应中英庚款与四川大学的协聘,来到四川大学历史系,除短期在武汉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燕京大学、中央大学兼课外,终身执教于此。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等职务。主持编纂大型辞书《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录》《甲骨文字典》等多种工具书,饮誉中外。1981年国家建立第一批博士点,徐先生一人承担了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两个博士点的导师。徐先生是先秦史名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最早参与者之一、四川大学考古专业的奠基人,尤长于古文字学的研究。
杨明照
龙学泰斗”、“国宝”级人文社科大师著名文献学家。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原名誉会长,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原会长,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委会顾问、《续修四库全书》学术顾问等。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及古代文献研究,领域广泛,沿波讨源,义周虑赡,向以严谨精深享誉学界。其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更被公认为划时代的成果,其本人亦被誉为“龙学泰斗”。1935—1936年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78年,杨明照出任川大中文系主任,1981年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首批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终身教授。
张铨
中国皮革学科一代宗师中国皮革工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皮革科技先驱、著名的皮革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皮革教育事业的一代宗师,我国现代皮革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高校第一个制革学专业创建者。1940年8月归国,任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兼成都高级制革职业学校校长。1941年发表论文,提出单宁与生胶原的结合是物理化学的总和,为发展植物鞣革科学作出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华西大学化学系主任兼四川大学教授、四川化工学院(后改称成都科技大学)皮革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原料皮、皮胶原、植物鞣料、制革工艺研究,提出了植物鞣料吸着理论。1952年夏,负责筹建我国第一个制革专业——皮革、毛皮及鞣皮剂专业。1955年,受聘兼任林业部植物鞣料研究室主任,同年兼任高等院校皮革工艺专业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高等院校统编教材《皮革工艺学》。
卿希泰
世界知名的道教研究权威学者中国道教学研究重要开拓者中国高校第一个宗教学专门研究机构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创始人世界知名的道教研究权威学者,在国际学术界亦同样享有很高盛誉,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国家“985工程二期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首席科学家,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国首批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宗教词典》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编委兼道教分支学科主编。四川大学原文科杰出教授,中国高校第一个宗教学专门研究机构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创始人、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僖
中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塑料之父”和“学科领路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分子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高分子材料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内高分子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塑料之父”和“学科领路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非金属材料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历任四川化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教授,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教授、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理论、高分子力化学、辐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完成塑料产业化后,徐僖又提出将高分子材料系统用于油田开发的思想。他研制出一种耐温抗盐堵水剂,实现了低能耗和高效率的采油。研制出第一款国产原油降凝剂,成为国际高分子力化学的引领者之一。研究成果“超声辐射下聚合物的降解和嵌段(接枝)共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方文培
英国李约瑟博士称其为“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教育家。方文培在槭树科、杜鹃花科的分类研究上有重要建树,为调查中国植物资源、积累标本资料作出了贡献,发现新种100多个,撰写了《峨眉山植物图志》、《四川植物志》及《中国植物志》的有关类群等专著,培养了大批植物学专业人才。1950年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授予银质奖章,以表彰其对植物学的贡献;1990年世界名人传记中心(剑桥)授予他金质奖章,并为他立传;1991年美洲名人传记研究所又颁给“突出贡献金质奖”,以表彰他的学术成就。1937-1947年,任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1948-1949年,赴美国考察、讲学。1950-1983年,任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1954-1960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参考人物川大万千英雄豪杰一文难尽后续就给出一份供大家讨论的名单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你心目中川大的大人物吧(排名不分先后)陈昌智 戴秉国 骆成骧 廖平 刘光第
宋育仁 吴虞 萧涤非 蒲殿俊 吴芳吉
吴大猷 萧公权 周太玄 魏时珍 蒙文通
缪钺 朱光潜 任鸿隽 张颐 陈寅恪
罗忠恕 刘诗白 侯光炯 董时进 赵振铎
谢和平 李言荣 卞之琳 吕叔湘 谢无量
李调元 姜亮夫 王叔岷 王利器 蒋学模
汤在新 项楚 童恩正 王笛 罗志田
王一川 王岳川 尹鸿 张涌泉 曹顺庆
霍巍 詹石窗 王叔文 周光权 谢鸿飞
张宗益 马识途 尹昌衡 金尤史 海灯法师
流沙河 高翔 王兆海 杨红樱 郭良蕙
凤歌 李安宅 林思进 张兴栋 石碧
魏于全 陈荣悌 李荫远 曹文宣 高世扬
沈德忠 彭堃墀 卢欣 王大之 陈正一
邓军 郑诣先 李其康 王小勤 孙守恒
张曙光 郁国梁 万大庆 赵青 任德建
刘骏 赵恒 蒲林 黄震 张康 冯军
陈永川 江松 蔡荣根 彭端淑 伍嵩生
蒙大桥 陈芬儿 瞿金平 黄殿中 游志胜
钟裕蓉 段镇基 赵红卫 周志成 王琪
王勇 游凌冲 高光坪 赵尔宓 邱蔚六
郑树森 陆林 杨正林 宋永华 张筑生
宗秋刚 周晓华 高毅勤 丁肇中 胡绩伟
熊复 席文举 李旻 韩三平 王涛
陈为军 杨宇 王小丫 尹涛 李锂
李正茂 葛卫东 汪静波 李逸飞 鲁先平
叶军 易定宏 张可 柯尊洪 李伯刚
袁志伦 周彬 李平 陈春先 乐以成
王仕锐 李龙飞 朱晋郦 袁兰 刘瞻
张杰贤 蒋涛 廖晓义 童增 卓强
刘应明 艾芜 陈志潜 冯友兰 冯汉骥
顾劼刚 胡寄窗 赵宇亮 萧龙友 阮勇斌
......(待补充)
资料整理:黄天彦 何兮 陈果 唐梦岚 陆华玉 董渤 孟然诺 杜洋
排版: 李焱
审核: 杜洋 何兮 董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