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新闻
  • ·
  • Bilibili
  • ·
  • 邮箱
  • ·
互鉴书院
  • 首页
  • ·书院介绍
    • 院庆献词
    • 书院宗旨
    • 历史沿革
    • 功能定位
  • ·书院山长
    • 山长介绍
    • 建设学派
    • 艺苑走笔
  • ·书院导师
    • ·书院弟子
      • ·互鉴智库
        • 规划项目
        • 对策建议
        • 著作
        • 论文
        • 科研项目
      • ·新闻传播
        • 最新资讯
        • 专题
      • ·文化产业
        • 最新资讯
        • 专题
      • ·美丽乡村
        • 最新资讯
        • 专题
      • ·互鉴讲坛
        • 最新资讯
        • 专题
      • 首页 > 互鉴时讯
      • >
      • 自由,就能成就一流大学?

      自由,就能成就一流大学?

      阅读量:2503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办得最成功的一所大学。为什么成功呢?近年很多人愿意用“自由”来解释,认为是“自由”的办学氛围让西南联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在“自由”以外,还必须“思想”;在“自由”以外,还设有“标准”!今日(11月1日)是国立西南联大创立的纪念日,书院弟子特此整理分享山长关于西南联大之于”自由“的讨论。

       
      在西南联大的“自由”之外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办得最成功的一所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照
       
            为何成功?见仁见智。而近年很多人愿意用“自由”来解释之,更有人以为西南联大是这样一所大学:谁想来当教授就可以自由地当教授,想不做科研就不可以自由地不做科研,想不发表成果就可以自由地不发表成果,想骂什么人就可以自由地骂什么人;学生想不上课就可以自由地不上课,想不搞研究就可以自由地不搞研究,想不做课题就可以自由地不做课题,想出去玩就可以自由地以“热爱生活”的名义自由地打麻将、当吃货、游山玩水……
            于是,如果自己没成果、没成就,就非常理直气壮,非常义愤填膺。最后的责任一定是学校,是教育部,因为太不“西南联大”,太不“自由”了!
            人们愿意忘记,西南联大在“自由”以外,还必须“思想”;在“自由”以外,还设有“标准”!
       
       
      西南联大真的“自由”吗?
            翻阅联大史料,人们会发现,联大入学者达8000人之多,而最后领到毕业文凭的不过2000多人。战乱、贫困、离散等各种原因,特别是严格的标准,使大部分学子没能完成学业。联大的师生,实际上没有那么“自由”的。且看联大师生享受的部分待遇:
       
      1、学校严格审核教师学术水平
       
            1940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资格审查暂行规程》,规定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聘任资格。
            西南联大虽然反对由教育部审查大学教师资格,但也成立了自己的聘任委员会,聘请冯友兰、吴有训、陈序经等知名教授为委员。
            联大对教师的考核,较之教育部更为严格。胡适、陈寅恪、钱锺书、吴宓、朱自清、闻一多、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陈省身、华罗庚、姜立夫、吴大猷、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陈岱孙……随便拉一个人出来,也不像自由地不搞科研的主啊!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友中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2、要从联大毕业,太不容易
       
            教育部1940年出台规定,要求各高校实行“毕业总考制”,学生“除最后一学期所学的课程外,须通过二三年级所习之专门主要科目三种以上”,才能毕业。农、工、商三科学生还要出示课外实习证明。这对毕业生质量是一个重要保证。西南联大的左翼学生组织,曾发起“反总考委员会”,对抗上述规定,但没有成功。
       

      ▲吴晗在学校演讲
       
            西南联大有个规定,课程不及格,不得补考。必须重修。这跟当时一般学校是不一样的。联大学生回忆:“那个时候学校的淘汰率很高的。那些莘莘学子,流亡学生,跑那么远来读书,成绩要是不好,学校说开除就开除,让你退学就退学。或者,毕不了业,再念一年。有的学生整整念了八年。所以,它还是很严格的,并不放宽标准。”
            教授们打分,也是画一个曲线,必须有多少人被淘汰。这种看似无情的严格甚至苛刻,也许才是西南联大能培养众多院士和人文社科大师的重要原因。

          
          对标西南联大,不到百分之四五十的毕业率,今天哪个高校做得到?!
          你若是老师,是教授,是导师,敢让学生挂科?敢让学生不毕业?你来试试!你敢“不关爱学生”?你敢“不以人为本”?学生说要跳楼,你敢无动于衷?家长要找“主持正义”的“人民群众”和你理论,你敢不为家人安全着想?社会要谴责你“师德不良”,你能不为学校和同行声誉考虑?……
          并不是说一定要多数学生无法毕业才是好学校,但一进入大学就怎样都能毕业的学校绝不是好学校!哪里简单弄哪里,怎么轻松就怎么做,遇见困难就躲,碰到艰苦就退,此类师生多的学校,绝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

      ▲蔡尚伟教授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地(云南师范大学)



            刚毅坚卓,刚毅坚卓!!!西南联大的校训,西南联大的精神,需要所有梦想建成一流大学的高校认真思考和学习!
            然后再说其他。
       
      排版:李焱
      资料:陈天昊
      配图:李焱
      校对:梁雅琪
      一审:陈天昊
      二审:杜嘉译
      终审:董渤

      更多 +最新视频

      video
      • 互鉴书院3周年院庆活动花絮

      • 互鉴书院3周年院庆

      • 熊澄宇、于丹、刘洪海、舒大刚、曹丰等名家体验“智能文创”,祝贺互鉴书院成立两周年

      联系我们
      邮箱:Hujianshuyuan@163.com
      互鉴书院

      版权所有©互鉴书院

      友情链接
      • 互鉴书院
      • 书院校友平台
      • 互鉴书院教育
      工作机会
      更多 +
      • 1. 招聘要求
      • 2. 能得到什么?
      • 3. 学术行政岗位